返回

重生官场:从基层开始一路逆袭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位于丰水县城老东门农贸市场还不到一百米有一个老粮库,这东西是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,现在已经废弃多年不用。

    在老粮库边上有一条很深的巷子,说是巷子,其实也不狭窄,足足有六七米宽,只不过巷子两侧都是小摊铺,这些摊铺起码也占了一半的路面摆摊。

    巷子里,黎卫彬一推开门就看到他老娘李萍在院子里的盆盆罐罐浇水。

    黎卫彬隐约还记得,这些花花草草好像还是他自己在跳蚤市场买回来的。

    精贵倒是不精贵,主要是去年毕业回家等通知上班的那段时间,他实在是闲的慌就折腾了这么点东西,结果一年工夫下来长得还挺不错。

    养花这种事情还真就靠一个耐性,打一开始种下去的时候,恨不得一天看个十回八回,后面几天才看一次,发现多长了几片叶子,生了根小枝,整个人的心情都能放松不少。

    “妈,浇水呢。”

    看到李萍的时候,黎卫彬心底没来由地就有些发酸。

    其实上辈子直到他跳水救人的那一刻,老爸黎广木跟老妈李萍都依然健在,对他个人而言是没有什么遗憾的。

    但是此时此刻,黎卫彬却不得不去想,在那个曾经留下过足迹的时空里,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心情。

    “下班了?看你热的。”

    “让你买个摩托车你不买非得走路。”

    “赶紧洗把脸吧,屋里有西瓜,我下午刚买的,今年的西瓜好像没去年的甜,不知道是不是雨下的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黎卫彬嗯了一声也没多说,倒不是他不想开口,而是心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。

    屋子里。

    其实进门一看黎广木皱着眉头坐在厅里看电视不搭理他,黎卫彬就猜到了原委,无非还是因为这次机构改革人员调整的问题。

    放下手里的公文包,黎卫彬在沙发上坐下来,吃了两块西瓜才问到:“爸,想啥呢?”

    瞥了他一眼,黎广木也没说话。

    不过黎卫彬也不理会,而是继续说道:“今天县里已经开会了,正式通知政研室月底就会摘牌。”

    听到摘牌两个字,黎卫彬也看得出来自个老子嘴角的肌肉明显有些抽抽。

    他也能理解,毕竟自己当初考上先政研室老头子可是炫耀了很长时间,现在突然要摘牌,自己去哪里都不好说,他能高兴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“那你是怎么安排的?”

    “能留在县委研究室吗?”

    黎广木闻言也坐不住,立马就问道。

    “还不好说,目前单位里还没着手安排这个事情,不过我自己估计可能性不大。”

    “这次政研室摘牌放到县委办下面,人员编制减少了一半多,留下来的不是领导就是有关系的,我这情况够呛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黎广木也是叹了口气,随即就从桌子上抽了根烟点上猛吸了两口。

    “也怪我没能力,要是认识几个人现在也不至于连个路子都找不到。”

    见黎卫彬刚要开口,黎广木突然摆了摆手。

    “这个事就不说了,总之工作上的事情你比我和你妈清楚,不过要我说,如果真有本事去哪里都一样,也不一定要留在县委办。”

    瞥了自个老子一眼,黎卫彬也有些意外,他倒是没想到自个儿老头子这么通透,记忆里上辈子可没有这么一幕。

    “我跟你妈商量过了,既然你要走这条路,那咱们家的那间五金店也不打算开了。”

    “等马上天气转凉,把店里的东西处理掉就租出去,回头这几年开店赚的钱再买几个店面,剩下的留着你以后娶媳妇,一年的租金我跟你妈也够用了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黎卫彬也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    黎广木说的那笔钱他知道,数目不多但是也不算少,足足有10多万,都是这些年黎广木在广南做生意和在县城开店的收入,但是在02年绝对是一笔巨款。

    得益于自家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会折腾,黎卫彬其实跟家境清贫搭不上半毛钱的关系。

    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淘金的勇士,黎广木虽然文化水平不高,但是胜在胆子大。

    当年他只身一人,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,怀揣着20块钱的巨款,脚蹬劳动鞋,怀揣小红书,乘着改革的春风在鹏城做倒买倒卖的生意,没多少时间就折腾出了个万元户的好大名头,后面几年更是靠着来料加工的外贸生意赚得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当然,最重要的是“白捡”回来一个媳妇,也就是黎卫彬的老娘啦。

    只是英雄难过美人关,有了媳妇的黎广木,自此就陷入了温柔乡中不思进取,于是就在县城里买了一栋楼,一套店面房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。

    自打黎卫彬上中学,乡下的两个老人过世,黎广木一家更是彻底在县城里定居下来。

    只是可惜了黎卫彬,还没出生就丧失了一个做富二代的大好机会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

第4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